联系我们

联系人:米经理

手机:15303214059

电话:86 0312 8345618

传真:86 0312 8323659

地址:中国河北博野县张岳工业区

邮编:071300

网址:http://www.shu-song-dai.com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品牌如何为输送带发展提速作者:中澳橡胶    发布时间:2014-04-09    点击次数:

 编者的话

要把中国高强力输送带行业的高层聚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当然,有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精心组织,这一切看起来很顺利。
此次高层对话的初衷很直白:为倡导安全、节能、环保的产品理念,规范和整顿市场,进一步扩大和满足各行业对高强力、阻燃、耐高温等输送带的需求,展开对行业“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的探讨,促进行业培育和争创中国名牌活动的开展。中国资深品牌专家艾丰就公开表示,中国橡胶协会是培育名牌、创造名牌工作做得最积极、最扎实的协会之一。高强力输送带行业推名牌将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样的主题已经很让人期待,更何况参与对话的五位主角都是个性人物。
鞠洪振因其率真的个性、认真的作风和在橡胶行业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一直备受尊敬。
赵希贞略显沉默,沉稳老练,不苟言笑,但据说处事甚是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沈耿亮颇有亲和力,言语精辟,机敏干练。孟凡有异常潇洒,甚是自信豪爽,谈笑间颇有锋芒。冯为民则儒雅得体,对答如流,深得异国文化浸染。
几位行家激情对话,谦恭中不乏较量,一来二去,碰撞出不少火花,应该是一件痛快淋漓的事情。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或许能从中梳理出中国高强力输送带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致脉络。而这,较听觉感官上的刺激自然意义更为重大。
我国输送带行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条件基本成熟,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族品牌,培育并争创中国名牌,促进输送带工业全方位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
很多人总爱说国企员工的思想很陈旧,很难改变。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但不是说不能改变。国有企业创名牌有很好的基础。  ———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希贞
作为一个新创办的民营企业,我们只能用产品来说服用户。那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用努力换来了好口碑。  ———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耿亮
市场竞争一靠实力,二靠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营销信誉的集中体现。  ———阜新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有
以前我们国家高档次的产品要靠进口,所以我到山西凤凰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技术人员,并尽力把最高档的产品生产出来。  ———中德合资山西凤凰胶带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为民
为什么会背道而驰
《中国工业报》:我国输送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钢铁、水泥、港口、石油、汽车、机械等工业的发展。而近几年来这些行业正是处于一个最好的时期,按道理来说,这应当也会相应地为橡胶输送带行业带来“福音”。可是为什么橡胶输送带行业却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亏损?
鞠洪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包括某些企业存在短视行为。在整个输送带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国内市场不规范,也存在着诸多无序竞争的不利因素。一是盲目发展,企业小散乱;二是非标生产,降价竞销;三是品牌意识差,只求价格低,不顾质量;四是宏观调控乏力,市场缺少必要的整顿和引导。  我们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管带分会曾经到一个县去调查,问一些生产者,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的是国家标准还是企业标准,他们却反问我们究竟是要买每平方米“一块钱”的产品还是每平方米“两块钱”的产品?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残酷的事实
目前,我国输送带行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条件基本成熟,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族品牌,培育并争创中国名牌,以促进输送带工业全方位发展。
赵希贞:的确是这样。我国输送带工业的规模已进入了世界大国的行列,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输送带企业仍是小而多,散而乱,无序发展,盲目竞争,不符合世界橡胶企业结构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面对国外集团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我觉得,我国胶带企业必须加快集团化、国际化的步伐,尽快增强竞争实力。
沈耿亮:我认为盲目打价格战对整个行业都极其不利,应当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目前我国胶带产品出口量还比较小,与胶带生产大国不相称,按出口额估算,胶带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因此必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除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外,还应开创其它快速有效的营销渠道。
孟凡有:我非常认同鞠会长的观点,我国输送带工业仍处在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状态。市场竞争一靠实力,二靠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营销信誉的集中体现。因此必须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国企、民企、合资”之辩
《中国工业报》:我国输送带行业的四大企业当中,国企、民企、合资企业可谓一个都不少。而且,谁是国企,谁是民企,谁又是合资企业,从各自企业的名称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青岛橡六和阜新橡胶这种地名加厂名的名称明显带有国企痕迹。你们认为目前各自企业的体制是不是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
赵希贞:我们青岛橡六是典型的国有企业。我觉得我们企业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第一是拥有很多的技术人才,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第二是我们有很优质的产品,第三是服务。此外,我们还有很强的品牌意识,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的价格往往比同类产品要高10%,甚至是20%。但客户还是要买,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在用户当中是潜移默化的。
很多人看国有企业,总爱说国企员工的思想很陈旧,很难改变。这个问题的确存在,但不是说不能改变。我觉得国有企业一样可以打造品牌,我们是老品牌要去创中国名牌。
沈耿亮:很多人认为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没法比。但我们一直是靠品牌在市场上打拼。一开始的时候,人家问我“双箭”的品牌标志,也就是那两个箭头和一个圆圈组成的商标是什么意思?我说,一是代表输送带循环往复地运动,等于是运行正常。还有一个意义是用户买了产品以后还要回来买,不断来买。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牌子,当别人问到我们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尴尬。等到我们开始有了“双箭”这个牌子的时候,人家却又不认。他们说一些几十年的老厂的产品都有问题,你们一个新进入者凭什么说你们的产品没问题。作为一个新创办的民营企业,我们只能用产品来说服用户。那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但是我们用努力换来了好口碑。
孟凡有:在东北,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国有企业已经不多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很多企业都支持不住了,而我们公司坚持住了。我们对品牌的理解是用股份制企业的运作方法来管理这个企业。我认为品牌是企业的名片,能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我们从建厂开始就一直重视品牌,运作品牌,打造品牌。
我们的信条是创造具有信誉度和美誉度的产品,让客户感动的产品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是有50年历史的纯国有企业,我们在辽宁西部,地域上也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全国很多大的用户都点名要我们的产品。为什么呢?我们用心在为客户研制产品,从细微的角度出发去关心我们的用户。煤炭工人井下工作很容易发生危险,有些工人是被熏死的。为此,我们研制出不熏人的输送带产品,让工人使用放心、闻着无毒。
冯为民:陕西凤凰的信条是“德国品牌、中国制造,替代进口,行销全球”。
德国凤凰输送带的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打入了中国。当时我负责德国凤凰在中国的策划,可以说,我们的产品是靠德国凤凰的信誉打开了市场的局面。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上世纪90年代我们卖出的产品现在还在安全地使用。
比如说有一个公司要买德国凤凰的产品,我说我们山西凤凰就可以生产这个产品。客户说凤凰设在中国的厂子行不行?我说你可以来考察。他们来了13个人,对所有的生产程序都进行了考察。考察以后给德国凤凰总部写了一封信,说这个合同我跟德国凤凰签但是就在山西凤凰做。用户欣然用进口的价格买了我们的产品,这就是名牌起了作用。
《中国工业报》:大家说了这么多,都是很自豪地在说自己的企业。看来对于目前的体制,几位都是比较满意的。那么目前几位觉得自己企业面临的比较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赵希贞:老问题,还是要进一步解放员工的思想。对此我有信心,尽管过程会比较艰苦。
沈耿亮:品牌和产品被仿冒,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比较挠头。所以我们一直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我们希望能比别人超前一步。目前我们研制开发的两个新产品,一个是智能型的,可以防止皮带撕裂、货品跑偏,货品被堵住时可以自动报警,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同类产品。还有一个是节能型的,效果很好。
孟凡有: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我们看到有一些家电企业、化妆品企业使劲做广告,我们也花了上百万元来做广告,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运输带得使用之后才能知道质量好不好,光是做广告说质量好,怎么说客户都不太相信。对品牌的理解,不同的行业是不一样的。在此我们不着重去谈体制,因为体制的问题不是我们左右得了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关键是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我们阜新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虽然说是环宇牌,但我们一直希望,你只要使用了“阜橡”的产品就能给你带来“福相”,能够给你带来效益。
冯为民:我认为品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输送带企业。你没有一个品牌和质量的保障是不行的。
我跟大家不一样,我是胶带企业的外行,我是学管理出身的。凤凰是世界五大名牌之一,但山西凤凰是新兵,是1998年成立的合资公司。如果没有品牌我根本就没法做。我觉得如何将德国的技术与中国本土嫁接,并且让中国员工真正消化是比较艰难的过程。在我之前的两任总经理都是德国人,2000年以前山西凤凰一直亏损。德国总部说当初选址山西是你挑的,现在山西凤凰发展不乐观,要么你去接任,要么关厂。我的老板对我的要求是,如果没有10%的利润,这个厂就没有必要存在。我说这么好的品牌怎么能关呢?我就去试试。2000年,山西凤凰销售额才1700万元,今年8月我们一个月的销售收入为1730万元,已经超过2000年全年的销售收入。我们今年已经销售了1.7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2亿元。
关于自主品牌的若干反思  《中国工业报》:德国无疑是输送带行业的技术强国。作为一家合资企业,山西凤凰显然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山西凤凰与其他几家企业相比,显然走的是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站在输送带行业的角度上,我们怎么来看待自主知识产权这一问题。
鞠洪振:对于“市场换技术”的看法,或者说,如何看待合资?我个人认为,以市场换技术是不现实的,这个不需要多加解释,我们身边的例子太多了。
希望合资给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我觉得这也不太乐观。我举一个例子:在轮胎行业,有一个合资轮胎厂今年1~6月实现利税是1亿多元,但盈利就9000多万元,其中才交了多少税?
而且中方股东所占股份很少,也分不到多少钱。
那么,合资究竟带来了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刺激”。它给我们国内市场带来了竞争意识,也给企业带来了品牌意识。我们的企业没有赶超国际品牌的精神是不行的。
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输送带行业需要实施名牌战略,而国内企业在创名牌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出在知识产权上,也就是说,有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买别人的技术很容易,照猫画虎也很容易,但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就发展不了。第二大难点是生产出有个性的产品,不随波逐流,人家有的你也有,这个不是大本事。我觉得企业应该打造自己的强势品牌,保证好的质量。同时,不盲目地打价格战。第三是在生产过程中出了问题必须要能及时解决,售后服务要好。
孟凡有:我一直非常崇拜冯为民博士,但是我从来没崇拜过“凤凰”。怎么讲呢?我们虽然起步晚一些但是发展得很快。输送带虽然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是没有像航天飞机的芯片技术那么高。  我们对输送带的品种研究是很透的,所以我们没有引进德国的技术,而是引进德国的设备,并用了10年的时间进行摸索和改造,让它更适合我们本土环境。我们中国的输送带市场现在虽然有些不规范,但是整个方向是支持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是很有益的。我们希望打造出有特色的产品来丰富中国的输送带市场。
我讲一个故事。2002年,有一家港务局有一条输送带引进刚一年就坏了,港务局就找到我们问能不能生产同样的产品。我说我不但能生产而且质量肯定比这个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说明我们民族的产品在和外国产品竞争的时候不是不行。
《中国工业报》:冯总您的身份比较特殊,您对此持什么看法?您觉得山西凤凰对于中国输送带行业而言,在扮演怎样一个角色?
冯为民:山西凤凰用这么短的时间把德国的技术都引进来了,我们在山西凤凰工作的都是中国人,而且我们还在吸入外国的留学生。

  本文源自http://www.shu-song-dai.com/hyzs/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输送带http://www.shu-song-dai.com)